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桃砚铭(戊辰)
   华泉斋记(乙丑)
   与李季亮书
   答沈老书
   醇斋记(丙寅)
   吏曹参判 芝湖李公
行状(乙丑)
  
吏曹参判 芝湖李公
行状(乙丑)
公讳选。字公择。后改择之。号芝湖。右议政完南府院君忠贞公迂斋讳厚源第三子。八世祖 世宗 …… (第 601H 页)
之语曰。前有清阴。后有 芝湖。
当是时。逆宗楠常处 禁中。而穆以前掌令一岁中五迁而至右议政。镌秉铨。诸奸凶惮公。如淮南之于汲长孺。不 (第 602L 页)
遗稿序
我朝名贤之蔚兴。莫盛于 中明二圣之朝。时则有若知止堂宋公。清名耆德。为一世所推重。余于朴南溪 李芝湖
所题录徵之矣。公蚤登科第。与慕斋冲庵诸贤同入荐剡。而历扬华显。雅有敛退之志。而竟乃以大耋引归。优游川 (第 270H 页)
公忭登第。乃贻书曰此何等时也。此何等科也。君以得科反复为胜于不得科耶。庚午春为群凶所构捏。就理几危。 李芝湖
选答公书。以为兄亦未免囹圄之厄。始知辈流同一运气。则所遭虽有轻重之别。祸福不以内外而殊也。公 (第 404L 页)
。与鸣岩赵公酷被桁杨。远谪塞陲。世之不知公者。或不无疑谤。后八年丁卯。公忽被台弹。则我从曾祖凤谷公及 芝湖李公。
为之辨明无馀蕴。噫。后人之欲知公当日事者。盍于此徵之哉。公讳橝字厦卿。系出全义。高丽太师讳棹为鼻祖。 (第 527L 页)
 按牧隐此诗。益见其悲时。当我朝治盛化隆。已成

无疆之业。则牧隐眷顾之思。益觉悼伤。发之诗者如此。盖言其流离栖遑。志无所成。有愧于渊明之高逸闲适故耳。此诗之旨。何以看得轻加贬薄。而抑人心之不同。如人面耶。 芝湖李氏
曰乙亥 上宴韩山伯李穑也。穑曰开国之日。何不使我知之。我若知之则当行揖让之礼。更有光矣。岂若使马贾为 …… (第 205L 页)
 按本朝开国时。牧隐谪在骊州。緃使知之。何以行揖让之礼。且我 太祖自海州舆疾还邸。牧隐与圃隐诸贤。阴诱台谏。劾赵浚,郑道传等。及圃隐殁。金震阳曰郑梦周,李穑,禹玄宝。使李崇仁,李种学,赵瑚。谓臣等曰判门下 李。(太祖旧讳)恃功专擅。今坠马病笃。宜先制羽翼赵浚等。然后可图也。牧隐既与圃隐共议。而又与浚,訚连谋。虽工于反覆者。亦必不为也。而谓牧隐而为之哉。且震阳之招。在壬申四月。牧隐之子獜斋时流岭南杖死。而七月 太祖登极。牧隐虽欲知之。南訚辈宁可使知之。而牧隐乃有此言乎。且牧隐苟欲谄媚则开国元勋。济济在坐。不称臣而称我乎。 芝湖
亦言其不称臣 …… (第 205L 页)
 按中朝之知牧老。深于本朝诸人。观于钱牧斋列朝诗集牧老小传可知。传引东史。称其与圃隐同心。终始不变臣节。此尽之矣。陈学士至以为所书多有不可书者。安知只案吉昌之状而不见他状德之文耶。虽以吉昌状言之。当时用事者忌公不附己等语。必以大胆书之。而其言外之旨。自可得

见。则 芝湖
之以此语谓不至大段罪恶者。未解何谓。用事者。即郑道传辈。而道传辈即何人也。忌其不附则牧老之心事。尤可 …… (第 207L 页)
。焉能独得其实。未知有晔是何如者。独怪月汀诸公为其所欺尔。(有晔即笼岩后孙。传其状于月汀作传者。) 芝湖李氏
曰丽史壬申六月。遣门下评理金凑如京师。表请恭让诰命。七月 圣祖开国。凑至肃州。闻王废乃还。肃州即今肃 …… (第 211L 页)
 按笼岩事。不见于史。未详何故。但若初无是事。则许惟诚何从来耶。且其曾孙大宪之庆。玄孙左相应箕之墓碣。列祖系而至笼岩则没其名不书。盖讳之也。若以礼仪判书。奉使不还。则国人皆知。何从而讳之乎。无或遵其遗命。不欲使后人知之故耶。殊未可知也。
  金子粹 芝湖李氏
曰丽末士大夫。立身有二端。一则以扶护王氏。或被流窜。或至杀死。即李穑,曹敏修,禹玄宝,禹仁烈,边安烈 …… (第 212L 页)
笃。固一时名流也。乃为表章其先之事而未免失实之叹。殊可恨也。
 按金鹤洲贤者也。记其先迹。似不胡乱。 芝湖
久在史馆。素多识本朝事宲。其言亦似的实。子粹之在本朝。仕宦履历。凿凿有据。诚可异也。姑从传疑。进之遗 (第 213L 页)
民之列。
  赵狷 芝湖李氏
曰平壤赵氏族谱曰平城府院君平简公赵狷。初名涓。(一本作胤)仕高丽官至按廉使。丽亡改名曰狷。字曰从犬。 …… (第 213L 页)
 按松山之免死。以有其兄侍中浚也。 圣朝开国。待人以宽仁。松山之自改其名。恐不至于不保要领。且其排行从水。改涓为狷。岂无深意。录勋时 圣训必以侍中之意也。其改名既在于本朝。则从而称之耳。其在前朝已然。有何證左耶。但其履历之在本朝则诚可疑也。
  孟希道 芝湖李氏
曰温阳。乃新昌孟氏桑梓之乡。而自国初 (第 214H 页)
   苦庵,悔轩,耻庵书帖跋。(庚戌)
   苦庵,悔轩,耻庵书帖跋。[再跋]
   浦渚书帖跋
   敬题竹室府 君赠别芝
湖李公赴燕诗后(辛亥)
   尤庵先生书帖跋(辛亥)
   延平答问要语跋(壬子)
   南行闻见录 ……   告家庙文。(乙亥四月。)
   家庙焚黄告文
   告考妣墓文。(丙子三月。)
   雷岩书院李农斋,慎明发窝追享时。 告打愚
李先生文。
   雷岩书院明发窝慎公追配告文
   两丁祝文
   星田开基告文。(丙子二月。)
 
槩见。岂逸于兵燹而乃尔耶。重可叹也。旧帖顾多尘昏蠹蚀。谨用改妆。并识所感以藏之云。
敬题竹室府君赠别 芝湖李公
赴燕诗后(辛亥)
 北风捲地至。冰雪长河阻。是日合闭关。行路无商旅。竟夕坐且起。此意谁与语。明朝驿使 (第 222L 页)
发。故人江南去。
此先祖竹室府君。赠别 芝湖李公
赴燕诗也。其言微 (第 222L 页)
婉。有若只叙长河冰雪往役劳止之意。而其慨然于九野之闭塞。思欲闭关绝约。复雠雪耻者。溢于言外。梅翁所谓尊攘大计。有可以隐约领会者。是已。呜呼。顾今毡裘百年。扫清无期。岁输金缯。全昧痛冤。则抚玩此诗。尤不胜风泉之感。聊复有平日之壮心。而亦岂可易与俗人道哉。此诗为 芝湖
后承李世渊汝乔甫所藏。近始得之。未及载刊。漏于原集。是可恨也。然而梅翁跋语。阐发已尽。亦可以徵信于无 (第 223H 页)
以下多不尽录。公白晰美须髯。仪范端重。气宇轩昂。喜宾朋。有孔北海之风。泛爱亲仁。所与游。皆一代名流。 李芝湖
选,尹珍山以健。最其莫逆也。及其殁也。宗党知旧。咸赍咨致诔。或曰。志行如玉壶清冰。或曰。孝悌之行。无 (第 330L 页)
实相孚。考信于百世也。诸家论撰。不为不多。而清阴先生弁集之文。吾先子神道之铭。发挥引重。最著于世。而 芝湖李公。
尤眷眷于先生事实。采摭遗漏。续述行状。又编年谱。先生始末。颇益详备矣。先生所著诗若文。经乱所刊仅二卷 …… (第 136L 页)
又裒辑诸家叙述。附诸其后。合为三卷也。余于斯役。益验德义之感人深。而高山景行之实为好仁也。所可惜者。 芝湖
所收遗文若干篇及所编年谱。逸而不传也。噫。先生叔父讷斋文简公。以文章气节。闻于己卯。先生继而名世益大 (第 136L 页)
者无异。故先贤于此。皆合论之矣。
祔祭追行之节。先贤之说虽多。而尤,陶两先生之论。最可遵行。但尤庵答 李芝湖
之问。虽有大祥明日祔祭之云。而尤庵集礼疑祔条。答 (第 120L 页)
芝湖
书下。有更思之云云一段。以行于祥后。谓有多少难便。此当与陶庵所谓大祥后则无义者。参看。未知如何。(见 (第 120L 页)
 谨按南塘所论。可为陶庵说不论昭穆。必令嫡先于庶十字之注脚也。但书头所引仪礼注疏当考。而通解续一之十八板末。亦载焉。朱子说语类九十卷论宗法第二条叶贺孙所录。载于家礼大宗小宗图下注。而尤翁答 李芝湖
书。所谓刘氏所引也。备录于下。以资参考。
宋子大全七十二卷答李择之书曰。刘氏所引朱子说盖为宋徽宗承统 (第 386L 页)
二宋先生所推与。李草庐。公之从母夫。公见其背驰尤门。预忧其狼狈。移书规责。其后公言果验。公罕交游。惟 李芝湖
选。李聋溪秀彦。李西河敏叙。许以知心。而 (第 495H 页)
芝湖
别是神交也。己巳。光南之狱。其子万埰。席藁狱门外。知旧代怖。绝无来问者。公适以东京尹。入 阙肃 命。 (第 495H 页)
疑崖岸。非知德者言也。其志洁故其称物略。其义确故其与人巀。士君子立心制行之有不容不尔者。以余所尚论。 芝湖李公
殆近之。 (第 565H 页)
历冰库掌苑别检。瓦署别提。己卯阐文科。因同榜换封事发。遂罢全榜。公亦置对。始皇考与 芝湖李公
选为知己。公又与其子圣辉交契笃厚。方圣辉科谤兴。皇考在禁庐未及悉。对人言渠以名父子。岂忍为是事。公亦 (第 282L 页)
作端)木结驷历骋之力。无以采列国之史。非河间轻货好文之勤。无以购经火之籍。谁肯出力而经纪帮助也耶。昔 芝湖李公
广购燕肆。得语孟精义。送于华阳。使得以合编或问。嘉惠后人。其功伟矣。安知今日无如李公者。发此身心。购 (第 201H 页)
清公遗藁一卷。胤子华谷公文若干篇附焉。季子畸翁公所编辑也。年谱二卷。尤斋宋先生所订定也。久已行于世。 芝湖李公
蒐补为续藁一卷。而后孙在褧又掇拾其遗。增之为三卷。并以附录二卷。藏于家。总八卷。嗣孙枢泽。与诸族谋所 (第 307H 页)
尤翁夫子所述神道碑阴记出。而先生之为先生。如青天白日。凡前此訾毁先生。掩翳大节者。举莫能售其说矣。惟 芝湖李公
选。棘棘不已于先生。尤翁虽不能使屈。犹不还收阴记。则尤翁之意。 (第 565H 页)
 申得求谓天有人心私恶。作新说传播。故先生寄

书辨斥。
三月。发湖南行。
 到珍山。谒重峰赵先生庙。历览玉溪亭。入高山。谒夫子真像于学宫。到华坪。拜 芝湖李公
墓。历咸悦。拜俞市南庙与墓。入邑。谒孔朱两夫子影堂。到祝圣山。省亲墓。抵古阜。行乡饮礼于万宗斋。到灵 (第 458H 页)
配德。后公九年而卒。与公同茔而异圹。生二男一女。男长庚辅入承祢宗。有一男曰一淳。三男皆幼。季翰辅。女 李承谟。
公幼而端悫。长益谦挹。入而尽孝悌之道。出而修恭逊之行。故在乡邻。无有疵谪。历典郡邑。而无宅于里。无田 (第 359L 页)